夏日的余韵中,高考告捷的喜报伴着阵阵清风拂过每位考生的心田,被录取的喜悦映在一张张青春笑脸上。2024年,武汉工程大学在全国31个省(市、区)共招收本科生5200人,当前录取工作也已全部结束。
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,优质生源对高校可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。今年,武汉工程大学在生源质量上有明显进步,学校在各省份生源数量充足,生源质量持续提升。

●湖北省内生源质量稳中有升
学校省内物理科目组普通类共设置3个专业组。
其中“物理+化学”05组,投档分为575分,录取最高分为594分,平均分为579分,在湖北省属高校同类型专业组中位居前三,录取最高位次达20493位,较上年提升1542位。
“物理+化学”07组(中外合作办学),投档分为538分,录取位次较上年提升近800位。
“物理+不限”04组,投档分为560分,
“物理+化学”06组,投档分为556分,
“历史+不限”01组,投档分为555分,
艺术类专业10组,投档分为606分,生源质量较上年保持稳定。
●全国生源质量取得显著提升
2024年,学校在省外普通类招生中投档线普遍高于各省重点批次线(一本线或特殊类型批次线)。
从录取分数看,历史(文科)类招生的14个省份中超重点线20分以上的有13个省份,超重点线30分以上的有10个省份;物理(理科、综合改革)类招生的30个省份中超重点线30分以上的有19个省或组,超重点线50分以上的有13个省或组。
从录取位次看,历史(文科)类较上年呈现明显提升的省份有10个,其中,提升1000位以上的有:安徽提升7817位、河北提升1935位、贵州提升1708位、甘肃提升1606位、江苏提升1596位、重庆提升1584位。
物理(理科、综合改革)类录取位次较上年呈现明显提升的省或组有17个,其中,提升1000位以上的有:重庆提升8454位、内蒙古提升7330位、山东提升6914位、福建提升4879位、河北提升4424位、辽宁提升4377位、安徽提升3964位、吉林提升3622位、山西提升3587位、广东提升2235位、天津提升1720位。
最高位次提升较明显的省份有13个,其中,提升1000位以上的有:广东提升19383位、江苏提升5406位、湖南提升3982位、浙江提升3525位、甘肃提升2269位、海南提升1125位。
整体来看,学校在全国80%以上省份生源质量,较上年有明显提升。
2024年,武工大结合“校院一心、院部一体、院际协同”的新运行机制,构建学校、学院和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“三级联动”工作机制,协同推进招生宣传工作有序开展,让考生、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招生录取、人才培养模式等相关信息。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,全国生源质量取得稳步提升。

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,湖北省“一流学科”培育建设高校,武汉工程大学在多年的发展中积淀出强大的办学实力,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报考。今年,学校生源质量取得明显进步的背后,彰显了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可,也是学校鲜明特色和强劲实力的体现。
专业特色强:
优势的专业能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育环境,武汉工程大学现有74个本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;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、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,占本科招生专业的56.7%。此外,还有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,1个专业住建部专业评估(认证),众多优势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。
教学师资优:
师资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,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要内容。一直以来,武工大师资力量雄厚,2300余人的教职工队伍中,有聘任院士2人、外籍院士2人,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领军人才引领学子的成长路。
扎根在这片浓郁学风的沃土上,武工大学子攀登争先、屡创佳绩。52年来,已有20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出,留鄂毕业生在60%以上,他们中不乏全国最美大学生、全国优秀大学生、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、长江学子等优秀学生群体。
据省经信厅统计,以湖北省化工、医药行业为例,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、医药单位中,近70%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武工大校友,学校被誉为“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”。近年来,学校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33%,位列省属高校第一,本科生、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%。
夏景葱郁,秋日绚烂,武汉工程大学已经迫不及待迎接新同学的到来。期待各位在这里开启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,在奋斗中迎接美好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