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本科助学班!
  • 湖北招生代码:10490
  • 武汉招生代码:3420
  • 学校招生热线:13072746705

我校教师在国际权威期刊《Green Chemistry》发表封面论文
来源: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本科助学班 发表于:2022-12-21

本网讯(通讯员 曾婕)近日,药物研究院陈芬儿院士团队汪伟副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Green Chemistry》(IF=11.03) 发表了题为“Remote C(sp 3)-Hheteroarylation of N-fluorocarboxamides with quinoxalin-2(1 H)-onesunder visible-light-induced photocatalyst-free conditions” 的封面论文。武汉工程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,汪伟副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、陈芬儿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,2020级博士研究生宣良明、2020级本科生杜如阳为共同第一作者。

武汉工程大学自考

喹喔啉-2(1H)-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,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,研究发现许多含有喹喔啉-2(1H)-酮骨架的化合物具有抗癌、抗菌、抗糖尿病和抗病毒活性。此外,喹喔啉-2(1H)-酮也是合成各种N-杂环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,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对其C(3)位的C(sp2)-H官能团化得到了一系列芳基化,烷基化,烷氧基化,氟烷基化,酰基化,胺化,酰胺化的喹喔啉-2(1H)-酮衍生物,而这些合成方法通常需要加入金属催化剂、光催化剂或强氧化剂,复杂的催化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。

基于此,汪伟、陈芬儿院士团队利用N-氟代酰胺和喹喔啉-2(1H)-酮为原料,添加适量碱,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,成功实现了N-氟代酰胺远端C(sp3)-H的杂芳香化,合成了一系列喹喔啉类衍生物。该反应体系避免使用昂贵的光催化剂和难以纯化的氧化剂,利用反应底物喹喔啉-2(1H)-酮或生成的喹喔啉类衍生物作光敏剂,在碱促进下实现了光氧化还原循环过程。正是基于该反应体系简单,底物适用范围广的特点,汪伟、陈芬儿院士团队还成功将该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,希望该技术能在合成和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

武汉工程大学自考武汉工程大学自考

团队一直致力于光催化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合成领域的应用研究,在药物研究院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已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,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《GreenChemistry》,《Chemical Science》,《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》,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》,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》,《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》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pubs.rsc.org/en/content/articlelanding/2022/gc/d2gc02874c#!

《Green Chemistry》简介:

《Green Chemistry》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下面向绿色化学领域的著名学术刊物,位列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化学1区Top,影响因子为11.03。